
近几年税务场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庄里有许多全新的花园洋房,呈现出别墅林立、风景如画、乡风文明、村民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同时,该村相继获得省级小康村、特色农业示范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兴林富民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等称号。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戴召平的努力。戴召平脚踩泥土,用智慧和真情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用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重诺言。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前些年,走进税务场村,看到的房子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有的已破旧不堪,村民要求建造新房的呼声很高。2008年,刚刚走马上任村支书的戴召平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要求建造新房的愿望十分迫切,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缺少启动资金成了农房改造最大的“拦路虎”。为此,戴召平卖掉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企业,借资金给村里作为农房改造启动资金。戴召平告诉记者:“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尽快改变村庄面貌是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
“村里已经建造了新的文化礼堂,今年瓦窑根水库建设已基本完成,溪坑整治工程下半年可以完工。下一步村里将建造老年公寓,为村里的贫困老人提供新的住所;还有20多亩征地拆迁任务、村口奥运火炬建设……”戴召平如数家珍地一口气把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一一列了出来。
真情履职为村庄谋发展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戴召平一直把自己当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一根纽带,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难,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会上,再把好政策第一时间带回村里田间地头,让它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戴召平关注最多的还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那些事儿,“税务场村作为‘金溪五村’的一部分,环境好,也曾经出过名人,有‘中国奥运之父’之称的王正廷就是税务场村人。”戴召平告诉记者,如何守住绿水青山,并将其变成金山银山,带动该村实现振兴,一直是他所考虑的。为此,他多次前往上海、杭州等地考察项目,希望能寻找到符合发展导向,并能带动村庄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项目。
戴召平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一个集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的“候鸟”养老小镇,多层次、多维度发展养老行业,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还有利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于是今年区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建设农村康养基地的建议》,争取更多部门的支持。戴召平就是这样一步步把自己的美好愿景建设成为村里的现实。
邮编: 315000 浙ICP备13030208号-1 技术支持: 奉化力延物联网有限公司